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探秘中国林科院 | 家具篇
  • 正大拍卖2018-07-02






2018年7月1日,修订版《红木》国标实施。


国标,以何为标,又以什么为准?你或许知道原来的33种与现行29种的区别,但是每种木材的边界在哪里?你或许可以在宏观状态下辨识黄花梨和红酸枝,但是每一种木材在微观状态下又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姜笑梅先生的步伐,走进林科院木材标本馆,探访《红木》国标从制定到修订的幕后故事。




姜笑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木材性质研究室主任。木材解剖学家,致力于木材解剖及超微构造研究。


若问当下谁最了解《红木》国标,无疑是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2000年标准颁布时,她同杨家驹先生都是主要起草人,而今她又是《红木》国标修订版的技术顾问。




初见姜笑梅是在海淀区的中国林科院,六月份的北京,天气还不是很灼热,树木已然枝叶葱郁,一切显得刚刚好,一件黑底花纹上衣,卡其色裤子,灰白相间的烫发,一副眼镜正好落在脸上,显得精神而干练。


研习君喜欢用“先生”二字来称呼姜笑梅老师,因为总觉得“教授”略显平淡些,而“先生”这两个字是一种纯粹的学术崇拜与人格魅力的吸引。


姜笑梅先生所供职的单位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木材所),而木材所中蕴藏着一座几代人辛勤耕耘的宝库——木材标本馆



也正是由于木材标本馆的丰富馆藏,成为负责制修订国家标准GB/T 18107《红木》、GB/T 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GB/T 18513-2001《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林业行业标准LY/T 2904-2017《沉香》的主要单位。


▲姜笑梅先生讲解馆藏情况及馆藏木材


林科院木材标本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与1939年成立的*工业试验研究所西南木材试验研究室,通过90的积累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林科院已建成中国排名首位、亚洲排名第二的木材标本馆,名列世界130多个标本馆的第15名。




截止到2017年底,共馆藏国内外各类木材标本2万6千余号,约6300种,隶1100余属,180科;木材切片3万5千余片,约为1500种,隶570属,136科;腊叶标本约6000余号。


木材标本是对木材进行分类、比较与鉴定的重要科学依据,木材标本的收藏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国家木材科学发展与木材鉴定水平的重要标志。






▲林科院木材馆木材标本库,老式的存贮柜中整齐而有序地存放着6300余种木材标本,每一种上都贴有二维码记录其身份信息。





▲林科院木材馆卡片柜,记录有每一种在馆标本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属名、英文名、别名、产地、标本号、标本柜号、木材物理力学加工特性、木材宏微观构造特征、木材宏观照片、木材微观三切面照的信息,用于以上6300余种木材标本的检索。


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位于木材工业研究所内,主要由木材标本库、木材切片库、木材标本展区和木材腊叶标本库组成。



▲林科院木材馆木材切片库




▲W14622 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orifera(海南黄花梨)玻璃切片及显微镜像图片


木材显微切片制作是了解木材微观结构、进行木材科学鉴定的重要程序。显微切片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木材的取材、软化、切片、染色、装片、烘片、切片清理及贴标签等,其中的每个步骤都可能影响制片的效果和质量。



▲林科院切片制作工作台


显微切片一般包含木材横、径、弦三个切面,这样能够从空间立体的角度对木材细胞类型和排列情况进行观察,并与正确定名标本比对后进行综合判断。适于实验室检测,准确度较高,但一般较难实现“种”和“产地”的识别。



依托木材标本馆,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先后参与了故宫、天安门城楼、布达拉宫、恭王府、山海关、青海塔尔寺、辽代开善寺、汉代马王堆、老山汉墓、应县木塔、晋东南木结构建筑群、良渚文化遗址、大葆台、肯尼亚古沉船等考古与古建领域的木质文物鉴定与保护工作。




▲林科院木材馆馆藏老木样,从上到下依次为:紫檀木、老红木、紫檀木。






▲林科院木材馆木材标本展区


红木资源世界分布示意图,图中绿色代表红木资源分布



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木样


▲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木样


▲奥氏黄檀木样


▲大果紫檀木样


▲大叶黄花梨木样


▲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木样


▲檀香紫檀(小叶紫檀)木样


▲白木香木样(左)、黑酸枝木样(中)、小鞋木豆木样(右)


▲卢氏黑黄檀木样


▲榫卯展示区榫卯结构造型



▲林科院木材馆所藏腊叶标本


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干制植物标本的一种。采集带有花、果实的植物的一段带叶枝,或带花或果的整株植物体,经在标本夹中压平、干燥后,装贴在台纸上,即成腊叶标本,供植物分类学研究使用。


腊叶标本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在普通人眼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出于一种博物学的传统和情结。同时,腊叶标本本身也能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在姜笑梅先生的引导下,我们进入林科院深处,在木材标本馆一顿饱览了90多年几代人的积累,研习君却发现他们的研究工作竟是如此的枯燥。


当我们听惯了社会上对黄花梨的纷纷赞美,对花纹与其承载历史文化的夸夸其谈,我们不能想象有一群人却扎进一个微观的世界,用精密的仪器做着数据的推算,这个世界里没有纷扰,没有天价,有的只是基于科学的判断。







庞大的馆藏数量、丰富的科研成果以及高端的科研团队,这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林业研究重镇。一部《红木》国标从制定到修订,20年,凝结的是一代人的心血与辛劳——


1998年4月,原林业部授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制定“红木国家标准”

2000年5月19日,国家标准《红木》正式发布,2000年8月1日正式实施。

2013年6月18日,国家标准《红木》修订启动会召开。

2013年9月16日,修订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3年11月9日,在浙江省东阳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

2014年1月7日,在广东省中山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

2014年4月18日,在福建省仙游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

2017年12月29日,新《红木》国标正式发布,2018年7月1日实施。







▲老先生们手写编著的目录及资料图册至今保存在林科院的木材标本内


而对于本次《红木》国标的修订,姜笑梅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


这不是由某一两个人决定的,怎么改、改多少等这些最终都由产业说了算,正因如此,修订方才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听取各界意见,详细记录产业内的各种声音。项目组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记录、汇总、提炼各方意见,然后结合国际上的规定以及我国的相关*策,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在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修订工作,以确保修订结果科学、合理、规范且符合当今产业发展的需要。


▲左起:李恪然、龚雅闻、姜笑梅、张志扬


修订版最终的样子我们今天都看到了——只减不增。这就意味着资源是一定量的,只会越来越少,就像姜笑梅先生说的,上帝赐给我们这么好的木材一定要好好使用,不要把金子当铜做。


或许在科学的层面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红木》国标以后会有第三次、第四次修订;但是在现实层面,国标对于规范市场、促进贸易以及文化的传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南京正大拍卖董事长龚雅闻先生(右)与《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先生(时年91岁)



结语—


33种改29种,不管是不是你心里想的那个结果,尘埃落定。在修订版《红木》国标实施的第一天,研习君带大家一起探秘林科院,造访前辈先生,应该说很有纪念意义。


《红木》国标从制定到修订,非议之声不绝于耳,但是从林科院逛一圈出来,研习君深深感觉到这些科学家的执着和坚毅品格,他们的学术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都打动着我。


一部国标,20年红木情,谨向那些为国标制定修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致敬!




-  END  -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呦幼在线亚洲永久免费精品www52zcmby1258不用谢我by12755g院影天天5g永久免费链接链接